在Linux系统中,rm
是一个基础且强大的命令行工具,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。它是 "remove" 的缩写,使用时需谨慎,因为删除的操作通常不可逆。
rm [选项] 文件或目录名
选项 | 作用 |
---|---|
-f |
强制删除(忽略不存在的文件,不提示确认) |
-i |
交互式删除(每次删除前要求确认) |
-r 或 -R |
递归删除目录及其内容(用于删除目录) |
-v |
显示详细操作过程 |
--help |
查看帮助信息 |
删除文件
rm file.txt # 删除单个文件
rm *.log # 删除所有.log后缀的文件
删除目录(需递归)
rm -r my_folder/ # 删除目录及其内容
强制删除(无确认提示)
rm -f locked_file # 强制删除只读文件
交互式删除(安全模式)
rm -i *.tmp # 每次删除前询问确认
rm -rf /
或 rm -rf /*
此命令会递归强制删除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(需root权限),导致系统毁灭性损坏!绝对禁止使用。
数据恢复困难
Linux默认没有回收站机制,删除后通常需借助专业工具(如extundelete
、testdisk
)恢复。
使用trash-cli
工具
先安装trash-cli
,用trash-put
命令将文件移至“回收站”:
sudo apt install trash-cli # Debian/Ubuntu
trash-put file.txt # 安全删除
用mv
替代临时删除
mv old_files /tmp/backup/ # 移动到临时目录
设置alias
默认交互式删除
在~/.bashrc
中添加:
alias rm='rm -i' # 每次删除要求确认
rm
是高效但高风险的工具,建议:
- 删除前用ls
确认目标路径。
- 对重要数据使用备份或延迟删除策略。
- 新手可结合-i
选项或使用trash-cli
降低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