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Linux 系统中,默认没有像 Windows 那样的全局回收站,但不同场景下有类似的机制或替代方案:
~/.local/share/Trash
),通过文件管理器删除的文件会进入这里。~/.local/share/Trash/files/
/.Trash/
或 /root/.local/share/Trash/
trash-cli
工具:
可以通过包管理器安装(如 sudo apt install trash-cli
),提供类似回收站的功能:
bash
trash-put file.txt # 删除文件到回收站
trash-list # 查看回收站内容
trash-restore # 恢复文件
trash-empty # 清空回收站
rm
命令的替代方案:
alias rm='trash-put'
替换默认的 rm
(需谨慎,建议在个人环境配置)。rm -i
交互式删除(需手动确认)。如果桌面环境已存在回收站,可以通过命令行操作: ```bash # 查看回收站内容 ls ~/.local/share/Trash/files/
# 手动恢复文件 mv ~/.local/share/Trash/files/file.txt ~/restore_path/ ```
rm -rf
是永久删除:直接使用 rm
删除的文件不会进入回收站(除非通过别名替换)。sudo rm
删除的文件通常无法恢复(除非使用专业工具如 extundelete
)。trash-cli
。rsync
同步备份。rm
,改用 mv
到临时目录。通过以上方法,你可以实现类似 Windows 回收站的功能,避免误删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