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Linux系统中,/etc
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系统目录,全称为 "et cetera"(拉丁语,意为“等等”),但实际含义更接近 "Editable Text Configuration"(可编辑的文本配置)。以下是详细解析:
/etc
目录的作用root
)才能修改。路径 | 用途说明 |
---|---|
/etc/passwd |
用户账户信息(用户名、UID、默认Shell等)。 |
/etc/shadow |
加密的用户密码(仅root 可读)。 |
/etc/group |
用户组定义。 |
/etc/fstab |
磁盘挂载配置(开机自动挂载)。 |
/etc/hosts |
本地域名解析(优先级高于DNS)。 |
/etc/ssh/sshd_config |
SSH服务端配置。 |
/etc/apt/sources.list |
Debian/Ubuntu的软件源配置。 |
/etc/systemd/ |
Systemd服务单元的配置文件目录。 |
目录 | 用途 | 修改权限 |
---|---|---|
/etc |
全局配置(系统/服务级别) | 需root 权限 |
~/.config |
用户级配置(仅影响当前用户) | 用户可自由修改 |
/etc
下的文件可能导致系统异常,建议修改前备份(如cp /etc/file /etc/file.bak
)。source /etc/profile
(加载环境变量)。systemctl restart nginx
。/etc/default/grub
后需执行update-grub
。/etc
是“杂项”目录,后逐渐演变为专用配置目录。/usr/lib
,但通过符号链接保持兼容性。若需操作/etc
下的文件,建议使用sudo
或切换至root
用户,并谨慎修改。例如:
sudo nano /etc/nginx/nginx.conf # 编辑Nginx配置